楊建軍先生
客席研究員 /學歷
中央工藝美術學院(現清華大學美術學院),文學碩士(1998年)資歷
1998年1月 至今,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及清華大學美術學院,助教/講師/副教授 2008年10月 至 2009年9月,日本東京藝術大學客座研究員 2012年7月 至 2012年9月,日本東北藝術工科大學客座研究員研究專長
傳統裝飾圖案,傳統染色材料與工藝,染織藝術設計論文
 1.從敦煌石窟彩塑看唐代染織藝術,發表於《第十一屆全國紡織品設計大賽暨國際理論研討會論文集》,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,2011年. 2.敦煌歷代壁畫及彩塑色彩簡析:莫高窟早期壁畫及彩塑的色彩,發表於《色彩中國》(第四期),2011年.
 3.唐代蜀錦織造與紅花染工藝,發表於《第十三屆全國紡織品設計大賽暨國際理論研討會論文集》,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,2013年.
 4.唐代佛幡圖案與工藝研究,發表於《敦煌研究》(第二期),2014年.
 5.傳統紅花染料與染色工藝考:以紅花起源與傳播為例,發表於《志蓮文化集刊》(第十二期),2016年.
 6.敦煌莫高窟盛唐194窟彩塑菩薩裙帶之絞纈工藝研究,發表於《2014敦煌論壇:敦煌石窟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(下)》,甘肅教育出版社,2016年.
 7.染料紅花古名辨析兼及番紅花名稱考,發表於《絲綢》(第二期),2017年.
 8.傳統染料紅花餅及其製作工藝研究,發表於《絲綢》(第十二期),2017年.
 9.順自然之律 借科技之力 循正統之法:關於傳統天然染料及染色工藝研究中的幾個問題,發表於《第十七屆全國紡織品設計大賽暨國際理論研討會論文集》,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,2017年.
 10.中日傳統紅花染色名研究,發表於《2017中國傳統色彩學術年會論文集》,文化藝術出版社,2017年.
 11.“燕支”來源考兼及紅膏製作工藝,發表於《2018中國傳統色彩學術年會論文集》,文化藝術出版社,2018年.
 12.柿漆染色特徵與工藝實踐,發表於《絲綢》(第六期),2019年.
 13.紅花傳播途中產生的名稱及來源研究,發表於《2019中國傳統色彩學術年會論文集》,文化藝術出版社,2019年.
 14.中國傳統天然染色在纖維藝術中的應用:以靛藍染色和柿漆染色為例,發表於《第11屆亞洲纖維藝術研討會論文集》,馬來西亞瑪拉理工大學,2019年.
 15.日本藍型染工藝文化特徵及成因,發表於《民藝》(第六期),2020年.
 16.植物靛藍顏料與實踐研究劄記,發表於《2020中國傳統色彩學術年會論文集》,文化藝術出版社,2020年.
 17.中國藍印花布與日本藍型染的比較研究,發表於《服飾導刊》(第四期),2020年.
 18.多元對比與多向互證:敦煌服飾與染織工藝研究方法,發表於《中華服飾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(下)》,中國紡織出版社有限公司,2020年.
 19.柿漆在僧衣染色中的應用研究,發表於《藝術設計研究》(第一期),2021年.
 20.蓼藍鮮葉煮染工藝研究與實踐,發表於《絲綢》(第一期),2021年.
 21.柿黑染與莨紗綢泥染對比研究,發表於《絲綢》(第三期),2021年.
 22.高溫煮靛法在羊毛染色中的應用,發表於《毛紡科技》(第七期),2021年.
 23.基於國際化探索的教學改革實踐:以印染工藝基礎課程為例,發表於《設計藝術研究》(第三期),2021年.
 24.蓼藍鮮葉汁浸染工藝的研究與實踐,發表於《染整技術》(第四期),2021年.
 25.元明時期的藍與藍染工藝的文獻研究,發表於《2021中國傳統色彩學術年會論文集》,文化藝術出版社,2021年.
 26.“技”與“藝”的融合:天然染色課程體系建設與教學實踐,發表於《藝術教育》(第一期),2022年.
 27.紅花染毛工藝的實踐研究,發表於《2022中國傳統色彩學術年會論文集》,文化藝術出版社,2022年.
 28.日本八丈島的傳統染織工藝,發表於《民藝》(第一期),2023年.
 29.日本《農業全書》中的茜草染工藝研究與實踐,發表於《染整技術》(第一期),2025年.
 30.中國古代染織工藝在敦煌服飾圖案中的體現,發表於《敦煌與絲綢之路:浙江、甘肅兩省敦煌學研究會聯合研討會論文集》,浙江大學出版社,2015年.
 31.敦煌歷代服飾圖案製作工藝分析,發表於《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建院50周年教師論文集》,湖北美術出版社,2006年.
 32.隋唐染織工藝在敦煌服飾圖案中的體現,發表於《服飾導刊》(第二期),2012年.
 33.湘西民間紮染,發表於《布藝世界》(第十期),2002年.
 34.日本民藝,發表於《裝飾》(第四期),2001年.
 35.近代歐洲的染織藝術,發表於《裝飾》(第八期),2002年.
 36.敦煌服飾圖案製作工藝分析,發表于《敦煌研究》,2005年.
 37.裝飾圖案的臨摹與創作,發表於《裝飾》(第二期),2005年.
 38.日本傳統工藝,發表於《裝飾》(第五期),2006年.
 39.日本室生寺金堂彩繪背光圖案,發表於《裝飾》(第七期),2009年.
 40.論紮染藝術的起源與特徵,發表於《第十屆全國紡織品設計大賽暨國際理論研討會論文集》,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,2010年.
 41.從日本正倉院蠟染藏品看中日古代蠟染藝術,發表於《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》(第四期),2010年.
 42.中國絞染藝術的地域性特徵,發表於《第八屆世界絞纈染織研討會論文集》,香港理工大學,2011年.
 43.天然染料的色素萃取與染色技術,發表於《第十二屆全國紡織品設計大賽暨國際理論研討會論文集》,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,2012年.
 44.天然染料的媒染劑與媒染方法,發表於《第三屆藝術與科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,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,2012年.
 45.傳統·時尚·環保·創新:天然染色課程教學特色,發表於《裝飾》(第三期),2013年.
 46.傳統紅花染工藝研究:以紅花種植加工、色素萃取及染色印花為例,發表於《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》(第一期),2013年.
 47.中國傳統紅花染料與紅花染工藝研究:以絲綢之路上的紅花傳播為例,發表於《服飾導刊》(第三期),2013年.
 48.煥然五色紛 燦若雲霞熾:日本天然染料及染色工藝調研,發表於《2012年度建構美術的國際視野》,榮寶齋出版社,2013年.
 49.它山之石 可以為錯:從日本傳統工藝看中國手工藝發展方向,發表於《生活之美:第七屆中國現代手工藝學院展暨學術研討會文集》,山東美術出版社,2013年.
 50.唐代染織工藝在敦煌服飾圖案中的體現,發表于《“敦煌與絲綢之路”論文彙編》,中國絲綢博物館,2013年.
 51.唐代佛教繡像藝術研究:以“靈鷲山釋迦說法圖”和“釋迦如來說法圖”為例,發表於《第十四屆全國紡織品設計大賽暨國際理論研討會論文集》,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,2014年.
 52.天然染料的染色技術與媒染方法,發表於《通化師範學院學報》(第六期),2014年.
 53.琉球紅型與中國印花布的關係探究,發表於《絲綢》(第九期),2014年.
書籍
 1.《紅花染料與紅花染工藝研究》(合著),清華大學出版社,2018年. 2.《日本草木染:染四季自然之色》(合譯),中國紡織出版社,2021年.
 3.《植物圖案》,江西美術出版社,2000年.
 4.《中國傳統紋樣摹繪精粹》(合著),中國輕工業出版社,2001年.
 5.《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基礎訓練作品集》,河北美術出版社,2002年.
 6.《裝飾圖案基礎》,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,2002年.
 7.《裝飾圖案設計進階指導》,嶺南美術出版社,2003年.
 8.《新起點:基礎設計圖鑒》(合著),人民美術出版社,2006年.
 9.《紮染藝術設計教程》,清華大學出版社,2010年.
作品展覽
 1.楊建軍花卉寫生作品,發表於《裝飾》,2001年. 2.楊建軍藝術設計作品,發表於《裝飾》,2002年.
 3.敦煌圖案摹繪整理作品《人字披》、《邊飾》,收入《中國敦煌歷代裝飾圖案》,清華大學出版社,2004年.
 4.《悸動》,發表於《新衝擊+活力之源:國際絞纈設計作品集》,2011年.
 5.《如是觀》,發表於《2012國際植物染藝術設計大展作品集》,2012年.
 6.《虛空》,發表於《2013國際紋織藝術大展作品集》,2013年.
 7.敦煌圖案摹繪整理作品《雲紋》、《火紋》,收入《中國敦煌歷代裝飾圖案(續編)》,清華大學出版社,2014年.
 8.《二月蘭》,發表於《國際印花藝術作品集》,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,2014年.
社會服務
 1.北京人民大會堂118廳的地毯設計. 2.北京人民大會堂北京廳的石雕柱頭、通風口及木雕牆飾設計.
 3.北京國際會議中心的“燕京八景”金漆木雕設計.
 4.北京友誼賓館的建築彩畫設計.
 5.“九色鹿”“盛世華蓋”“盛唐璎珞”等敦煌藝術風格的系列化絲巾設計.
講授課程
年 份 | 課 程 |
2024─2024 | 拔染印花 |
2019─2019 | 縫絞植物染證書班 - 「縫染」B組 |
2019─2019 | 縫絞植物染證書班 - 「縫染」A組 |
2017─2018 | 傳統蠟染工藝課程(A組) |
2017─2018 | 傳統蠟染工藝課程(B組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