叔本華與印度思想 (一學年)
意志哲學家叔本華在他三十一歲出版的名著《意志與表象世界》序,由講奧義書起,到該書最後講到婆羅門及佛教的湼槃。尼釆肯定,華格納想在歐洲開創佛教新紀元,這是襲自叔本華。但叔本華在其著作中對婆羅門教及佛教思想的論述,和其意志哲學的文筆相去甚遠,他繞過印度思想的典故,由於缺乏對原文的理解,因此沒有批判。印度思想及宗教對他產生這麼大的吸引力,到底原因在那裡? 本課程將回應這個問題,從叔本華的哲學為起點,他說世界是一個表象,只是因果一致性的連續後才產生夢與幻覺的區分,他更指出世界的所有存在,都有重建一種本質上同一性的可能。結果成就其意志的否定及悲觀主義的哲學。此可肯定他是受到佛教的啓示,但也必定透過他自發的意志哲學智慧。可把整個印度思想放入叔本華的哲學中來評斷,見他絶不是一個出色的印度思想的哲學家。我們將以,叔本華是誰?印度思想為什麼那麼有智慧?等問題的討論,把叔本華如何擁抱印度思想的大門打開。


導     師 莫詒謀

導師簡介
      莫詒謀先生,法國巴黎第一大學哲學系博士。曾任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主任、哲學研究所所長。出版著作中有三本法文書,分別被法國國家圖書館,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,美國國會圖書館,以及歐洲、美洲超過一百所名校及圖書館列為館藏書。


課程編號641

開課日期2021年10月09日

上課時間逢星期六 下午4:15-5:45

上課地點

堂     數約28堂

名     額

學     費全期 $1500

課程對象

學員自備